汽车汽配、油气化工、食品饮料被明确为“十四五”期间加快培育的“三大千亿产业集群”,是拉动南充制造业发展的三大“火车头”。相比于产值已经接近千亿的汽车汽配产业,油气化工已行至半途,去年总产值达到452亿元,今年有望突破500亿元。
除了“千亿”目标,如今南充的油气化工产业还面临“双碳”目标的考验和机遇。能否两全其美?能否突破高污染、高能耗的刻板印象?四川在线记者对相关部门及企业进行了走访。
主动转变从处理危废排放到产业升级
“我们正在计划引进新的发电机组,每天可以发电40万度。不仅够我们自用,剩余的还可以输送电网。”11月12日,南充经济开发区化学工业园区内,四川能投化学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道。当天,有工人正在进行检修部分能投化学生产设备。
“检修设备和更新升级发电机组都是为了节能增效。”该负责人说,能投化学作为西南片区最大的精对苯二甲酸(PTA)生产企业,加工石油原料,供下游生产聚酯类产品。
当被问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否会对公司生产带来压力和考验,该负责人说,“节能环保的同时,公司生产效率也得到了提高,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不止能投,去年新投产的四川凯伦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近千万元,引进两台RTO设备用于处理VOC危废有机气体,对危废气体的处理率能达到99%,远超国家标准。
除了企业自主行为,针对化工园区,南充生态环境局牵头建立了“企业在线监控-企业边界监控点-园区监测站”三级风险防控体系。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定期开展工业企业废气污染防治专项检查,辅以无人机巡逻等技术手段,保证重点区域风险企业全覆盖检查,今年以来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企业150余家。
五分钟内预警反馈平台升级守护环保底线
“整个报警及消警过程不过5分多钟。”近日,园区的安全环保消防应急一体化信息平台发出一条企业排污口水质值超标预警,运维值守人员第一时间核实并反馈。
如何做到及时发现环保风险点?该平台的工作人员举例说,比如排污口水质有异常,位于排污口的物联设备传感器就会提出报警,一体化信息平台便闪烁提示。值班人员可以根据闪烁提示的定位位置,准确到达相应地点,进行现场抽取水样,对于化工企业排放的水质进行检测。
“以前没有建设一体化平台,我们对园区各企业的环保风险监控主要通过人工定期检查、监督,覆盖面有限。”南充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平台的建立为园区的“上天入地”的环境筑起了一道更周密的“防护网”。
为什么说“上天入地”?这是因为该平台对水质、气体、土壤都进行了全方位的采样、监控。33家入园企业、3.4公里公共管廊、4个雨水排口、1个污水总排口、14.86平方公里大气环境……都在监控范围内。仅是排污口的检测设备,就要负责总磷、总氮、温度、色度、浊度、pH值、电导率、悬浮物等几十种检测内容。大气中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以及颗粒污染物也逃不过平台的“眼睛”。土壤方面则配备了2台高精度土壤检测仪,重点对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
自从10月试运行以来,该平台共计监测环保低级预警17次。
除了24小时无休的智能平台,园区还引进了专门的技术机构为园区环保监控加码。来自四川爱欧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园区环保管家,“点对点”服务园区33家企业。他们提供全程、全方位服务,从入园项目准入选址、隐患排查到环境治理、应急及风险防范等。
招引“入口”收紧建设全省绿色化工基地
“全省一共规划了8个千亿级绿色化工产业基地,南充作为八分之一,不想错过这个机遇期。”南充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油气化工科科长易吕虓说,化工行业给人的刻板印象是高污染、高耗能,而“十四五”期间,南充油气化工产业的发展目标是从基础型、高污染逐步向清洁型、高技术含量转变。
“以前我们的思路是承接东部沿海落后产能,现在改变了方向,招引的标准提高了,入口收紧了。”南充市经开区经合外事局局长杜慧介绍,一家行业内知名的染料企业想进驻园区,但综合考核后,发现该企业属于高污染、高能耗产业,他们只好婉拒。
“拒绝这个企业不是个例。”杜慧说,经开区专门编写了招引目录,出台了三个规范性文件,把好“第一关”。在企业进入园区前,就严格按照“双碳”目标,从产业技术水平、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污染物排放、经济效益等方面设定准入指标,优先选择产业关联度高、工艺先进、绿色安全的项目,推动产业强链补链。
按照这些标准,南充化工园区目前为能投化学100万吨精对苯二甲酸(PTA)项目招引了三个下游涉及聚酯、尼龙产品的项目。这些项目不仅符合低碳环保的要求,也将为园区龙头项目强链补链,避免命运把握在别人手中。
“南充的化工园区今年刚被认定为第二批省级化工园区,为继续建设全省绿色化工基地奠定了基础。”易吕虓说,园区按照D类较低风险园区要求和国内一流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已经投入资金120余亿元,建设了危废处置中心、两座污水处理厂、专用铁路线及码头等基础设施。